有着“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的秦怡于5月9日去世,享年100岁。在演艺圈几十年,秦怡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然而,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坎坷的人生经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秦怡50多年前查出肠癌,最后通过努力战胜了病魔,究其原因癌症是有分期的,发现的越早,治愈率可能就越高。
在我国,70% 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 万人次,肠道问题日渐突出。尤其在当下,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滥用抗生素等问题侵蚀着人们的健康,成为破坏肠道健康的罪魁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2020年)显示大肠癌在我国所有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二位,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
大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双高”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大肠癌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当出现便血、腹泻、便秘等症状时,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约七成的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而晚期的生存率仅为15%。
不仅如此,近年来,大肠癌还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上升,40~45岁后上升迅速,75~80岁达到高峰。但临床上也不乏3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大肠癌的例子。相关调查显示,中国40~74岁的人群中,约1.2亿人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30~74岁的高危人群中大肠腺瘤的发现率高达6.1%。
大肠癌的原因很多,如家族遗传、不良饮食结构、心理因素等。所谓不良饮食结构是指“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这样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蠕动减慢,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而心理压力、情绪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疾病有一定影响。
在所有消化系统的肿瘤中,结直肠癌可以说是最能「防」和 最好「治」 的肿瘤。目前,粪便基因检测由于检测成本相对较低,操作方便,而且属于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在部分社区和政府组织的筛查项目中广泛应用,比肠镜接受度更高。无创的粪便miRNA检测,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结直肠病变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判断是否有结直肠病变,这是一种新型的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技术。适合重视肠癌预防的健康人群,高危人群,肠镜禁忌人群,不愿禁食或有其他思想顾虑的抗拒肠镜检测人群使用。
睿长太就是基于这一粪便miRNA检测研发的,实验研究表明,睿长太的肠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与肠镜检测相比的肠癌总符合率均超过90%。睿长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通过欧盟CE认证,其检测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产品的资质认证和团队的研发实力值得信赖。
所以,癌症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可怕,像秦怡老师一样,患了癌症,但是努力克服之后,成功战胜病魔,活到百岁的人不在少数。当然,癌症早诊早治是公认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其中早发现指的就是防癌筛查了。睿长太的肠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均高于90%,相对于肠镜,无痛无创,精确便捷,接受度更高,在结直肠癌的早诊早筛过程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是真正的防癌“利器”。